枯叶夜蛾,鳞翅目,夜蛾科,拉丁学名Adristyrannus(Guenee),体长35~38毫米,翅展96~106毫米,头胸部棕色,腹部杏黄色。触角丝状。前翅枯叶色深棕微绿;顶尖很尖,外缘弧形内斜,后缘中部内凹;从顶角至后缘凹陷处有1条黑褐色斜线;内线黑褐色;翅脉上有许多黑褐色小点;翅基部和中央有暗绿色圆纹。后翅杏黄色,中部有1肾形黑斑。其前端至 M2脉;亚端区有 l牛角形黑纹。
卵:扁球形1~1.1毫米,高0.85~0.9毫米,顶部与底部均较平,乳白色。
幼虫:体长57~71毫米,前端较尖,第 1、2腹节常弯曲,第8腹节有隆起、把第7~10腹节连成 1个峰状。头红褐色无花纹。体黄褐或灰褐色,背线、亚背线、气门线、亚腹线及腹线均暗褐色;第2、3腹节亚背面各有1个眼形斑、中间黑色并具有月牙形白纹,其外围黄白色绕有黑色圈、各体节布有许多不规则的白纹,第6腹节亚背线与亚腹线间有1块不规则的方形白斑、上有许多黄褐色圆圈和斑点。胸足外侧黑褐色,基部较淡内侧有白斑;腹足黄褐色,趾钩单序中带,第1对腹足很小,第2~4对腹足及臀足趾钩均在40个以上。气门长卵形黑色,第8腹气门比第7节稍大。
蛹:长31~32毫米,红褐至黑褐色。头顶中央略呈 1尖突,头胸部背腹面有许多较粗而规则的皱褶;腹部背面较光滑,刻点浅而稀。
在浙江黄岩1年发生2~3代,以成虫越冬。田间3~11月均可发现成虫,但以秋季较多。卵在野外发生较多的时间为6月上旬、8月和9月上旬,但由于卵孵化率低,幼虫死亡率高,幼虫的发生量并不多。在广东,成虫为害柑橘的时问为8月中旬至12月,其中为害早熟温州蜜柑从8月中旬开始,8月下旬至9月上旬为害最盛,中熟的甜橙品种从9月中旬开始受害,9月下旬至10月下旬受害最盛。成虫多将卵产在叶片背面,常数粒产在一起。初龄幼虫有吐丝习性,静止时常以3对腹足着地,全体呈“U”字形或“?”形。已发现的幼虫寄主有木防己、木通、通草和十大功劳等。成虫略具假死习性,白天潜伏,天黑后飞人果园为害果实,喜选择健果为害。柑橘果实被害后,初为小针孔状,并有胶液流出,后扩展为木栓化,水渍状的椭圆形褐斑,最后全果腐烂,发出酒糟味。
推荐防治方法:孵化高峰期,每667m2用100亿孢子/ml短稳杆菌悬浮剂80~100毫升兑水45公斤左右喷细雾。 |